寒咳和热咳的症状区分及7种常用药物
夏季气温逐渐升高,很多人都喜欢吹空调,时间一长则容易感冒咳嗽。
中医认为,咳嗽有寒热之分,只有辨证选对药,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。
寒咳
常见症状
1.咽喉不红,伴咽痒;
2.鼻塞流清涕;
3.咳嗽痰白,痰稀或痰中夹有泡沫;
4.舌质淡红,舌苔薄白;
5.口不渴或渴喜热饮;
【提醒】
黄痰多是热咳,白痰不一定都是寒咳,若咳痰色白质粘,伴舌质红、舌苔白腻、口气重浊等,则属于热咳。
常用中成药
1.通宣理肺丸(口服液、片、颗粒、膏)
【药物组成】
紫苏叶、麻黄、前胡、苦杏仁、桔梗、陈皮、半夏(制)、茯苓、枳壳(炒)、黄芩、甘草。
【功效主治】
解表散寒,宣肺止咳。用于风寒束表、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,症见发热、恶寒、咳嗽、鼻塞流涕、头痛、无汗、肢体酸痛。
【用药提醒】
孕妇、风热或痰热咳嗽、阴虚干咳者慎用。因其含有麻黄,故心脏病、高血压病患者慎用。
2.杏苏止咳颗粒(糖浆、口服液)
【药物组成】
苦杏仁、前胡、紫苏叶、桔梗、陈皮、甘草。
【功效主治】
宣肺散寒,止咳祛痰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、气逆。
【用药提醒】
风热、燥热及阴虚干咳者慎用。
3.小青龙颗粒或小青龙合剂
【药物组成】
麻黄、桂枝、白芍、干姜、细辛、甘草(蜜炙)、法半夏、五味子。
【功效主治】
解表化饮,止咳平喘。用于风寒水饮,恶寒发热,无汗,喘咳痰稀。
4.橘红痰咳煎膏
【功效主治】
理气祛痰,润肺止咳。用于感冒,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,气喘。
【药物组成】
化橘红、百部(蜜炙)、茯苓、半夏(制)、白前、甘草、苦杏仁、五味子。
热咳
常见症状
1.咽喉红肿,声嘶、咽痛、流黄浊涕;
2.多咳痰色黄、质地黏稠;
3.舌质红,苔黄或白厚腻;
4.口渴喜冷饮。
常用中成药
1.急支糖浆
【药物组成】
鱼腥草、金荞麦、四季青、麻黄、前胡、紫菀、枳壳、甘草。
【功效主治】
清热化痰,宣肺止咳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,症见发热、恶寒、胸膈满闷、咳嗽咽痛;急性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。
【用药提醒】
孕妇及寒证者慎用。因其含有麻黄,故运动员、心脏病、高血压病患者慎用。
2.止咳橘红丸(胶囊、颗粒、口服液)
【药物组成】
瓜蒌皮、化橘红、陈皮、法半夏、茯苓、石膏、知母、炒紫苏子、炒苦杏仁、紫菀、款冬花、桔梗、地黄、麦冬、甘草。
【功效主治】
清肺,止咳,化痰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、胸满气短、咽干喉痒。
【用药提醒】
风寒咳嗽、干咳无痰者慎用。
3.蛇胆川贝液
【药物组成】
蛇胆汁、平贝母。蛇胆味甘微苦性凉,可以清热解毒、化痰镇痉;平贝母味苦甘性微寒,可以清热润肺、化痰止咳。上述药物配伍共奏祛风止咳、除痰散结功效,适合风痰扰肺类的热咳。
【功效主治】
祛风止咳,除痰散结。用于风热咳嗽,痰多,气喘,胸闷,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。